《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马术运动发展,壮大赛马产业链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马术运动的开展。2018年,我市以市人民政府名义颁布了《武汉马产业发展及速度赛马赛事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武政办〔2018〕75号)(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赛马赛事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马产业、推动马彩落地、建设世界级赛马之都”的目标要求,成立了武汉市发展马产业打造赛马之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体育局办公。在省市领导的争取下,财政部已同意自2018年起连续3年每年从中央彩票公益金中提取3000万元用于支持赛马赛事平台建设,省、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资金配套。2018年中央和湖北省马产业专项资金6000万元已经到账。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启动马术学院、马术集训基地建设,积极申报中国马术学院、中国马术集训基地授牌,为国家奥运马术项目备战提供有力保障。打造国内顶尖的马产业、马术竞技、赛马运动科学研发中心,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奥运马术选手,马术教练、练马师、育马师等专业技术人才。
二、承办高水平马术比赛。我市尝试借助社会力量于2018年11月3日至4日主办了首届全国马术场地障碍赛,来自全国28个马术俱乐部和个人,共125对人马组合参赛。其中包括2008年中国马术奥运骑手黄祖平,2018场地障碍世界杯总决赛第一名郑文杰,荷兰籍职业马术骑手兼教练文森特等。武汉黄鹤楼马业、湖北长江之歌马业等本地马术俱乐部也选派运动员参赛。
三、加快马产业发展步伐。依托东西湖区马产业发展的优势,建立马产业特色小镇。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拉长马产业发展的产业链,使马产业与旅游业、生态观光、马养殖、马术体验、马术培训等产业有效融合发展,促进国家体育产业园区落地。
四、提升马术项目硬件水平。我市以军人运动会场馆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武汉商学院马术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现代五项等马术运动项目的办赛要求,已经建成了马术场、马术集训基地、马医院、马厩等马产业配套设施。集“研、教、检、训、赛”五位一体的马匹违禁物质检测中心一期仪器设备进入调试阶段,力争硬件条件基本满足申报国内首家马匹违禁物品检测中心的要求。2019年5月武汉商学院将举办军运会马术比赛测试赛,我市还向中国马协申办了三星级马术比赛。
五、加强产业交流合作。加强与全国各省区马产业发展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会晤和沟通机制,进一步促进疆、琼、蒙马产业资源整合。参与《海南赛马赛事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咨询,与新疆昭苏县签订了马产业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伊犁马调训中心和人员培训基地、马匹拍卖市场,共建“一个体系两地赛场”的常态化赛事平台,建立定期的合作交流机制。以项目合作促进对口扶贫,按照鄂疆马产业合作计划,推动武汉与昭苏赛马赛事及马产业合作,促进昭苏马产业提质增效。考察了内蒙古马产业,马术俱乐部和无疫区建设情况,与CHC杰士马主俱乐部、伊泰集团、中奥邦成马术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就鄂蒙两地赛马赛事合作达成了共识。
六、加强国际交往。邀请美国马里兰州马术界来汉观摩武汉赛马节,共同研究了赛马运动及其赛马文化的推广,马术普及,打造全新的赛马赛事品牌,互派骑手参赛,系统培训赛马赛事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共建马术学院,马术培训基地,马匹兴奋剂检测中心,马匹康复研究中心,马术小镇,养马场,马文化博物馆等事宜,2019年我市将组团实地考察马里兰州马产业。
七、加大马术普及力度。夯实马术运动的塔基,扶持本地马术俱乐部,通过马术进校园、进入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力宣传马术项目的文化价值及内涵,鼓励大中小学、幼儿园增设马术课程,培育马术市场。2018年选择了两所中小学进行了马术进校园的试点工作,反响热烈。2019年暑假,市体育局安排了青少年马术免费培训课程(12天一个周期),200个名额,全市自由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