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运动损伤的三大杀手

日期:2022-03-07 00:59       来源:武汉市体育局

分享:
字号:        

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主办的2016年“科学健身 全民健康”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活动正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给力健康2016”,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力量训练,通过推广科学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说到运动损伤,不少人以为是运动方法不得当引起的。其实,很多人的运动损伤,都是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导致的。足够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各种动作对关节的冲击力,帮助人体保持关节的稳定性。

力量强了损伤才能少

“力量”在生理学中的定义是:肌肉紧张或收缩时对抗阻力的能力。力量对人体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据统计,造成运动损伤的三大杀手是:肌肉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肌肉力量不足、肌肉力量的不均衡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力量训练,解决肌肉力量不足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力量练习对于损伤预防正好起到这样的作用。再好的场地条件、再好的护具也只是外部条件,肌肉力量才是真正帮助预防损伤的“定海神针”。

4大原则,告诉你怎么练力量?

1、超负荷原则

做力量练习时,肌肉对于大于平时已经适应的负荷(但不是本人最大负荷能力)称为“超负荷”。超负荷力量练习可以使肌肉得到极大刺激,并产生一定的适应,从而使肌肉力量增长。但不要盲目超负荷训练,避免肌肉拉伤。

2、渐增负荷原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超负荷练习后,肌肉力量增大,使原来的超负荷得以适应,这时我们要进一步增加负荷量,达到新的超负荷阶段。如此不断坚持练习,力量就会越来越大。

3、由大到小原则

在负重抗组练习中,先做大肌肉群参与的动作练习,再做小肌肉群的动作练习。如:先做前臂负重弯举,再做腕部环转。

4、间歇训练原则

力量练习时,要对同一负荷进行多组练习。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要合理安排,一般原则是:下一组的练习要在机体上对上一组的符合刺激尚未完全恢复前开始。


【 下载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