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汉马还能如期举行吗?
●中超联赛武汉队今年能否保级成功?
●为什么沙湖公园没有配建健身器材?
本期行风连线有请——武汉市体育局!
本文约 4992 字
预计阅读时间 4分钟
//
记者调查
近日,家住洪山区青菱乡金地保利褐石公馆的居民龙先生来电反映小区对面的胜利公园没有任何体育健身设施。对此,洪山区文体局工作人员表示:“公园的规划、设计一般都是园林局负责,如果公园需要器材,是园林局给我们打报告申请。”
龙先生说,小区内部的公共体育设施非常少,而居民去周边大学校园锻炼也不现实。
记者在武汉市体育局官网查到,《武汉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力打造‘12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对此,洪山区文体局工作人员表示:“因为验收我们局不参与,新开发楼盘是不是达到了要求的体育配套面积,我们没法知道。”
龙先生还反映,在他小区的北面,有一块空地被规划为“全民健身中心”,然而这块地却空置了很多年,迟迟不动工。



武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沈顺
关于小区里的体育场地规划以及审批标准,国家建设部在很早以前就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直存在问题。
有些新建小区在规划时候可能有体育设施的设计,但是在建造时没有实施,于是在建筑管理上面就出现了真空。体育部门应该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后可以向相关的部门报告。虽然我们体育部门不是执法部门,但是我们要积极协调或者去督促落实这些事。
我举个例子,汉口江滩其实在一开始规划的时候没有什么健身设施。后来我们体育局跟水务局反复联系,跟相关的市领导也做了汇报,于是汉口江滩第二期第三期逐步配建了体育设施。汉口江滩第三期的就像个体育公园。园林部门、水务部门按理是没有职责配建体育设施的,还是体育部门主动作为,跟他们合作,才投进去相关设施的。
针对暗访中居民的诉求,我们可以跟园林部门进行协商,看能否在公园里配建一些体育设施。公益部分我们来投建,如果有经营的部分,也可以给予相关的一些支持。
另外,我们体育部门各级的工作人员在回答老百姓问题、解决老百姓问题的时候,应该主动作为。哪怕有可能责任主体不在我们体育部门,但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的话,就应该主动作为。
专家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梅志罡
这个问题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扩大增量。在新建公园、新建小区的过程中,体育部门要主动作为、参与进去,在建设过程中把相关的体育设施、体育空间建起来。扩大全民健身空间,需要的是体育部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向前跨一步作为。
第二,盘活存量。在已建成的小区、公园、绿道等地方,要见缝插针,和更多的部门协商,把体育设施、体育空间拓展开来。
第三,提升效能。现在已有的体育空间、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这就需要体育主管部门把文体指导员更多的派到基层去,帮助社区、帮助小区居民学会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体育空间、公共体育设施,从而让这些空间和设施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可能性和机会。
抓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全民健身事业应该就能够在武汉向前大大的推进一步。
针对上述问题,
节目过后,市体育局调查回复称:
关于胜利公园为什么没有健身设施的问题。根据洪山区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准备在毛坦公园、张家湾人民公园、八坦路公园、花漾公园等四个公园进行体育设施建设实现绿地与体育用地复合利用。针对胜利公园没有体育设施的问题,经与洪山区文旅局沟通,此公园是由市园发投公司刚刚建成的一个公园,目前还没有交给洪山接管。洪山区文旅局已联系公园的负责人郭经理,郭经理表态公园现有一块600平方米的小广场可以投建体育设施,文旅局已与公园商定先安装2套健身路径,后续根据场地条件再行投建。我局已要求洪山区文旅局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尽快对辖区内的公园进行调研,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给予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投放。
关于龙先生提出所居住的小区公共体育设施少的问题。该小区名洪山区张家湾街“金地保利褐石公馆”,目前刚交房,还未成立社区,现有住宅楼20栋,已建成的小区里有少量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为进一步解决小区居民健身的问题,文体局决定再为小区增加2个室外乒乓球台、1套健身路径,9月初完成。
针对龙先生提出的有一块空地被规划为“全民健身中心”然而这块地却空置了很多年,迟迟不动工的问题。这个地块的建设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多部门来共同完成。洪山文旅局对这块地是相当重视的,这几年该局和相关部门也找了很多投资的人来考察这个地块,但是都没有谈成,今年3月省体育局还将这个项目参加了上海的招商引资会,但也没有达成意向,目前洪山区领导也高度重视,发改委也在积极启动相关的工作,文旅局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的工作,争取早日解决张家湾片区体育锻炼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听众一:自己是江岸区二七街黄家墩社区居民,社区旁有块空地闲置了很多年,之前是门球场地,希望能加以修缮利用。
武汉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
刘歆

关于老旧小区健身场所问题,可能受条件限制,基础设施较少。节目过后,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实地考察情况,如果符合改建条件,我们将合理利用这块区域,供居民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
节目过后,市体育局调查回复称:
听众二:都说“体育园林化,园林体育化”,为什么沙湖公园没有配建健身器材?同时,建议小区在动工建设前,就将健身用地规划进去,避免后续出现各部门推来推去的问题。
武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沈顺

关于“体育园林化,园林体育化”的问题,需要我们与园林部门配合突破。关于沙湖公园的体育设施问题,目前我们正在跟园林部门协商,增加沙湖公园的体育元素,不会让市民等太久的。
关于市民建议审批在前的问题。为更好的促进全民建设,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已经将相关的实施方案提交至市政府常委会,按照“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要求,满足新建小区的体育设施配建需求。预计该实施方案通过后,这一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
节目过后,市体育局调查回复称:
“体育园林化,园林体育化”是我们体育人多年的梦想,《武汉市全民健身条例》明确了绿化用地和体育用地可以复合利用,武汉市的部分公园陆续建设和投放了体育设施。沙湖公园目前有两处少儿健身器材和健身路径,健身步道因受地形限制还没有完全贯通,市体育部门对沙湖公园的体育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多次到沙湖公园调研,就公园的体育设施建设进行磋商,目前我局已与沙湖公园的负责朱红兵进行协商,近期将在我局已投建健身器材的基础上再增加适合少年儿童和中老年人健身的器材。
关于武汉市商住小区规划和投建健身设施的问题,我局依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已制定《武汉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分管副市长已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讨论,待定稿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议规划部门严格落实新建小区按室内人均0.1平方米、室外人均0.3平方米的体育面积,并于小区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同时还建议将体育部门纳入住房建设的审批单位之一,对小区健身设施的建设进一步监督落实。
听众三:汉阳区七里庙玫瑰里小区内没有健身器材,居民们向物业反映过多次,收效甚微。
武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沈顺
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原则上由小区自主配建。但是,市区体育部门要从关心市民健身的角度出发,根据计划安排,根据小区需要,满足市民需求,主动作为。
一方面,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要求街道、社区到小区了解具体情况,弄清没有配建健身器材的原因。另一方面,督促小区尽快解决,若小区存在困难,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帮助。
针对上述问题,
节目过后,市体育局调查回复称:
汉阳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与该听众电话核实,该听众为70多岁老人,目前尚未入住,同时对小区物业公司实地调查,该听众反映的汉阳玫瑰里小区正确名称为亘星玫瑰里小区,为限价商品房(用于汉阳大归元片区征收安置),小区内设有居民楼2栋,户数415户,目前小区内处于大部分未入住状态,建设方为武汉亘星资源有限公司,该建设方并未在小区内设置健身器材。
经核实,该小区所属汉阳区七里庙社区,目前已投放4套健身路径,距离该小区最近投放点步行时间约为8分钟。鉴于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等原因,汉阳区文旅局与物业沟通,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愿意提供相关场地用于安装健身路径等设施,汉阳区文旅局也将进一步实地查看后,根据场地情况及时投放健身器材。
听众四:自己经常去洪山体育馆打篮球,但体育馆为了盈利,将篮球场改建停车场,使篮球场面积大幅减小,现在打球经常要排队才有场地,之后篮球场会扩建吗?
武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沈顺

由于洪山体育馆的权属关系属于湖北省,节目过后,我们将与省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及时反馈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请市民放心。
针对上述问题,
节目过后,市体育局调查回复称:
洪山体育馆是湖北省体育局直属体育场馆,针地 提出的问题,我局联系了洪山体育中心的冯主任,据他介绍,洪山体育馆改造时是根据整体规划进行的,只是将原有的两片室外篮球场异地修建,面积没有减少,并加装了围网,全天候免费开放;冯主任还表示暂时还没有场地扩建的计划。
听众五:今年汉马还能如期举行吗?
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
罗兵
2021年武汉马拉松拟定于10月24日举办,具体情况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调整。已中签的朋友可以通过汉马的官方除渠道了解赛事信息。
听众六:武汉的体育健身场所啥时候才能全面开放?今年买的游泳季卡快到期了,也没游几次。
武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沈顺
前段时间,受疫情防控需要,市区体育场所的开放做出了相应调整。总体来说,我市体育场所的开放趋于正常,部分管控的场所正逐步恢复开发。
关于游泳季卡问题,原则上我们要求“能退则退,能续就续”。
听众七:2020年中超联赛,武汉卓尔队保级成功。截至2021年8月18日,2021中超联赛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比赛,武汉队在前14轮比赛中,以1胜8平5负苏州赛区排名第六的成绩落入保级组。为什么状态这么差呢?
武汉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
办公室主任 张黎
自2020年起,职业联赛改成赛会制,对参赛队员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提高了。从第一阶段成绩来看,武汉队以1胜8平5负的成绩进入保级组。对此,我们也与俱乐部保持沟通,全力保障武汉队在下一阶段的比赛中,以更好的状态回馈广大球迷对他们的热爱。目前,队伍的教练组、俱乐部的管理层等都在全力以赴,力争完成保级任务。
听众八:武汉的青少年足球发展如何?如何让更多青少年能够喜欢起来,加入进来?
武汉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副处长
高路

我市主要依靠包括校园足球、区级青训、市级青训的三级训练体系,保障青少年足球建设。截至目前,我市校园足球学校达437所,占全市中小学近50%。区级青训中心的训练学生达1200人,市级青训中心已有十几支队伍。
应该说,武汉青训人才辈出,在中超、中甲联赛中的武汉球员达78人,武汉女足明星球员王霜,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在一场比赛中独中4元。他们即将代表湖北省参加全运会,希望他们取得好的成绩,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多多关注我们足球运动,也希望广大青少年多多参与校园足球的相关活动!
上线嘉宾:
武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沈顺武汉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刘歆
武汉市体育局青少处处长:戴敏
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罗兵
武汉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副处长:高路
武汉市体育局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徐珂
武汉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
点评嘉宾:
梅志罡: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持人: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