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0〕36号)等文件要求。
“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增长。2019年,我市体育各级各类经营主体9290家,体育产业总产出为527.60亿元,增加值为266.94亿元,占同期武汉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65%。与2015年相比,经营主体增长857%、总产出增长174%、增加值增长158%。体育产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产业结构不优、体育消费供给不足、体育消费规模不大、体育改革创新与产业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
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我市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还有较大增长潜力。2019年,我市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相较于成都、杭州等国内领先的副省级城市差距不大。
近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等。湖北省人民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鄂政发〔2015〕50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29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0〕36号)等文件。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都已出台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4月3日,在检查2021年中国速度赛马公开赛安全保障工作时,时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同志指出,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武汉曾举办过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有基础、有条件发展好体育产业。要大力引进、培育优质品牌体育赛事,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打造国际交往中心。10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同志在参加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时,强调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统筹发展,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带动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10月13日,市长程用文同志专门调研武汉体育工作,要求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多培养新时代武汉籍奥运、世界冠军,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加快申办、承办大型综合性赛事,把办赛事与建城市结合起来。
当前,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的重要节点,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赋予体育产业发展新使命,我市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迫切需要出台契合城市特点的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全民健身与体育消费热情,助力体育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意见(送审稿)》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送审稿)》共二十四条,涵盖完善体育产业体系、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体育消费提质扩容、推进体育领域改革创新步伐、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一)明确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及方向。《实施意见》聚焦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扩大赛事供给、促进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丰富体育产品等方面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为引领、多业融合发展的体育全产业链体系,推动体育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二)着力完善体育产业体系。根据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将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制造业4大核心行业,确立为体育产业发展重点。结合武汉城市发展特点,提出将“现代马产业”和“现代体育产业园区”确立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
(三)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趋势逐步增强。《实施意见》提出,促进体育与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以及商业领域的融合发展;顺应城市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体育+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推动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更将满足社会大众对新兴体育运动形式创新和休闲消费升级的需求。
(四)推动体育消费提质扩容。通过全民健身兑换积分、发放体育健身消费券等方式提振体育消费;以《武汉市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为抓手,推动各区“一场两馆”建设,落实新建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政策,全力打造“12分钟健身圈”;丰富体育消费产品;活跃竞赛表演市场;支持职业体育发展。
(五)加快推进体育领域改革创新步伐。《实施意见》提出三大重点改革领域,即完善赛事管理服务机制、推动体育场馆设施运营模式改革和支持体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按照改革的设想,旨在更大程度地释放竞赛表演、场馆运营等领域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城市国际化发展中的贡献。
(六)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以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为依据,对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实施意见》提出了落实税费政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保障体育产业用地、强化体育人才支撑、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政策。
以上是《实施意见(送审稿)》的主要内容,提请市委、市政府审议。建议审议通过后,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各区、市直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实施细则并推动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