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005号提案会办工作的意见
武体函〔2023〕15号
市文化和旅游局:
据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市民进、市九三学社在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上第20230005号提案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我局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汇总后一并答复委员。
武汉享有“江城”美誉,得天独厚,因水兴泳。自古以来,长江就被视为舟辑难渡的天堑,天性乐水的武汉人也把征服长江作为历炼意志、挑战困难的生命象征。据史料记载,早在宋朝年间,每逢盛事,武昌城下汉阳门便有自发性的群体游泳活动。到了清末,军队游泳技能训练为主的泅湖渡江活动开始出现。民国初期,民间嬉水夺标活动形成传统。上世纪20年代,高等学校及市民游渡长江和东湖的活动逐渐增多,到30年代,全市性的小型横渡长江竞赛活动初具规模。
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主席于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并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伟人的引领激发了武汉人民参加游泳活动的热情。当年6月24日,武汉举办了第一届横渡长江竞赛。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间,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的次数,对外公开报道17次,市公安保卫部门档案记载42次。1966年7月16日,时年73岁的毛主席最后一次在武汉畅游长江,“7·16”由此成为一个特定的纪念日,“7·16”渡江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已成功举办47届,近70年历史。横渡长江成为了武汉和全国泳者挑战天堑、战胜自我的精神符号。
武汉7·16渡江节从1993年开始邀请外籍选手,历届参加个人抢渡赛的外籍选手分别有来自瑞典、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阿根廷、新西兰、泰国、乌克兰、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智利、匈牙利、越南、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等,截至目前已经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名选手参赛,2009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恢复7月16日为每年的横渡长江日。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提出“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的理念,受到国家体育总局高度赞赏,并且在全国倡议推广和开展“7·16全民游泳健身周”活动。2015年武汉渡江习俗入选武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中国游泳协会决定“7·16全民游泳健身周主会场”永久落户武汉,“7·16全民游泳健身周”活动,2018年在全国200多个城市450个站点开展,参与人数达到110万余人左右。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为充分发挥7·16全民游泳健身活动的引领,正式将“7·16全民游泳健身周”改为“7·16全民游泳健身主题系列活动”, “7·16”成为了由武汉走向全国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品牌。一年一度的渡江节除了武汉本地横渡方队以外,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广西以及港澳台等省、直辖市、特区和南京、长沙、合肥、南昌、西安等副省级城市,以及其它城市60多个地区的游泳爱好者和多个国家等地在汉工作、留学的选手报名参加横渡,在2017年的横渡总人数达到了5309人,51个方队(外地方队达到21个),创近年渡江外地城市参与最多的一次。
下一步,我局将在武汉市政府的指导下会同市文化和旅游局,进一步结合武汉长江文化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每年的7·16渡江节中融入更多长江文化相关元素,让参与的运动员以及前来观赛的观众感受到多元的长江文化。二是充分利用7·16渡江节的影响力,配合文旅局的其他长江文化主题活动,形成宣传矩阵,多角度多形式的将长江文化推广出去,成为武汉市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
武汉市体育局
2023年5月29日
主管领导:颜 璠 联系电话: 85578038
经 办 人:李伟成 联系电话: 15827412132
邮政编码:43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