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我市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军运场馆的赛后经营与合理利用,更好发挥场馆利用效益,加快城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是“后军运”期间,需要重视的问题,更是急需实施的工作。
根据军运场馆的地理分布、场馆条件、项目设置等要素,我市将对军运场馆分类实施定位规划、个性营销,发展多元业态的总体格局。
一是全民健身服务。以军运场馆为核心,继续完善我市社会体育场馆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形成以军运场馆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活动阵地。“活动有组织、健身有场地、锻炼有指导”的科学健身模式,使全民健身运动更加广泛、深入开展、更有成效。
二是体育培训服务。军运场馆应根据场馆特点,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人群需求,提供专业训练、青少年培训和大众培训服务;在培训项目上应兼具大众需求和特色需求,比如军运媒体中心将改造后增设冰上、击剑等体育项目。
三是旅游休闲服务。参照在青山、汉阳沙滩排球中心的模式,将更多军运和体育元素引入长江主轴亮点区块,依托体育赛事展现滨江公共空间和城市景观带,将其打造为武汉旅游新热点。如军运项目与九真山风景区融合发展,共同建设5A级风景区,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和周边乡村振兴;江夏八分山定向越野场地在赛后形成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与江夏33公里环山绿道及5大公园一起形成江夏体育旅游与休闲娱乐带。
四是文艺赛事服务。积极引入大中型文化演出活动,做大做强文化演出服务,进一步营造武汉的文化氛围;积极引进中高端体育赛事,承担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竞赛活动,与各职业俱乐部签订合作协议,为市场提供较为持续稳定的体育竞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