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世界级汽车运动产业中心》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汽车+”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2017年成立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挥推进开发区汽车+文化、汽车+运动、汽车+后市场、汽车+教育、汽车+旅游、汽车+金融、下一代汽车(汽车+智能、汽车+新能源)等“汽车+”产业发展工作,目前正按照“产城融合”的方式以及PPP模式建设“汽车+”产城融合示范区。2019年2月,管委会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签订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基地建设框架协议,并组建了联合办公体,创新中心、中国移动、华为、中建二局、区汽车专班共同参与,加速推进示范区和数据中心建设。2019年3月,管委会出资方代表新兴公司与社会资本方中建二局、武汉地产集团和中建基金共同签署《开发区“汽车+”产城融合示范区PPP项目合同》。
主要项目。
1.国际赛车场。武汉开发区“汽车+”产城融合示范区PPP项目的首期启动项目“武汉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封闭测试场一期(极限测试区)”项目,是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测试以及赛车运动功能的国际二级赛道赛车场,目前正在建设中,2020年建成后能举办德国房车大师赛、F2、GT、GP2、CHAMPCAR、WTCC、CTCC等众多国际国内赛车比赛。
2. 引进、举办赛事。已启动勒芒耐力赛系列赛引进工作,与法国勒芒赛运营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大力引进以铭泰体育为代表的赛事运营企业。2018年10月2日—7日,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举办了首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2019年11月,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将举办第二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
3. 开办中国首家赛车学院。学院于2018年6月27日在武汉市揭牌成立,将于今年9月正式面向全国招生,总规模将在3000—5000人之间,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同时设置少量专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计划。学院将开设赛车机械工程、赛车电子工程、赛事及休闲营地管理、赛车维修技师、新能源及智能网联赛车工程等专业。场地内会有赛车赛道、越野赛道、房车实训基地等。学院师资将有三个来源:聘请国外赛车学院教师、国内赛车界的专业人士、学院培养的教师队伍。7位赛车行业的从业者被聘为中国赛车学院的首批客座教授,其中包括世界冠军车手程飞、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副秘书长张涛等。
二、下一步工作
你们提出的《打造世界级汽车运动产业中心》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表示赞同。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各方力量,将汽车运动项目作为城市休闲运动产业重点项目,继续推动汽车运动产业发展。
(一)“汽车+”产城融合示范区。2019年完成首期无人驾驶示范区开放道路改造;2020年完成赛车场建设,举办各类国际赛事;2022年,建成90平方公里“汽车+”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形成涵盖下一代汽车研发设计、智能终端制造、智慧交通平台运营的完备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根据示范区运行情况,为中国赛车学院的教学、科研、实训提供便利。
(二)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汽车运动不仅是健康休闲产业,更是现代工业技术重要的承载者和展现者。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多项政策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和赛车行业的发展。2016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积极培育帆船、击剑、赛车、马术、极限运动、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同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汽车露营营地和中小型赛车场建设,利用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举办拉力赛、越野赛、集结赛等赛事,不断完善赛事活动组织体系”。按照湖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版)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武政规〔2017〕65号)精神,原需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F1赛车场项目已不在《核准目录》内,企业投资赛车场建设,按照属地原则,无需任何前置条件可直接在各区办理备案手续。
(三)继续支持中国赛车学院的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院力量,协调相关资源,服务“车都”,立足武汉,辐射全国,通过“产学研用”整体推进,整合提升软、硬件资源,以研发基地、人才集聚、后备力量为着力点,使其为赛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更多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