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30631号建议会办工作的意见
武体函〔2023〕17号
省体育局:
现将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30631号建议提出“关于推动湖北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代表。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关心下,武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凝聚足球改革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以打造“足球之城”为目标,以打造“足坛兵工厂”为己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武汉足球改革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做法
(一)提档职业足球,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在政策帮扶上聚力。按照《武汉市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要求,在市足球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立扶持职业足球发展的工作专班,帮助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高效协调衔接相关部门,解决具体困难。着手研究制定打造金牌球市、高水平人才引进、优秀成绩奖励等方面优惠政策,对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扶上马、拉一把”。对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电视转播、现场安保、比赛场租、基地场租等费用等进行补贴。以武汉卓尔为例,2016年至2022年共为该俱乐部提供了1.05亿元经费支持,2022年帮助该俱乐部艰难协调各方化解了该俱乐部拟于8月7日在央媒转播中超第11轮比赛时宣布退出中超的危机。
二是在机制创新上聚力。以思想破冰引领体教融合,在武汉·中国车谷江大女足大胆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体育部门主动管理,协会、高校、企业共同参与,俱乐部具体运营”建设运营模式,实现了俱乐部从一支大学校队到今天中国女足“黄埔军校”的嬗变。2018年至2022年期间,该俱乐部有王霜等33人次代表中国女足征战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等国际赛事,为中国队贡献27粒进球。2023年中国女足第三期集训,该俱乐部有9人入选,为各俱乐部入围人数之首。
三是在保障服务上聚力。统筹调配资源为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提供保障服务。针对武汉·中国车谷江大女足、武汉三镇武体女足俱乐部存在多方问题,在市体育局统筹下,由市足协为其提供管理团队、教练团队、青训梯队和训练基地等全方位帮助,为队伍解决后顾之忧。
(二)升华足球青训,打造精品工程
武汉立志打造足坛“兵工厂”,彰显“体系化、国际化、星级化、多元化”等四方面特色,打造武汉足球青训精品工程,为各级国字号球队输送优秀运动员。
一是培养体系化,选拔优秀苗子脱颖而出。按照“学校、区级、市级、海外”四级青训体系,绘制全市青训地图。每年选拔校园足球优秀苗子进入区级青训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优秀者再经选拔后输送到市级青训中心,由从西班牙、日本等足球强国聘请的高水平教练团队进行拔高培养。目前,武汉市已建立齐全U9到U18各年龄段梯队,储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3803人,其中男足2980人、女足823人。2022年,全市青少年赛事参赛注册总人数达14020人。
二是视野国际化,借鉴先进经验洋为中用。从2015年开始,我市对校园足球、区级青训中心、市级青训中心等三个层级选拔出的“精英”进行系统化、国际化培养。武汉市足协与武汉三镇合作,从2015起开展了“海外培星计划”,即每年成建制向海外选派一支球队接受高水平国际化培训。目前,该计划已培训107名运动员,其中,有38人入选过各级国字号球队,有8人进入武汉三镇一线队征战2023年中超联赛,刘邵子洋成功签约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
三是场地星级化,建设一流青训硬件设施。武汉市拥有已创建为国家级青训中心的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和江汉二桥训练基地等2个市级青训中心及14个区级青训中心。加大对市级青训中心建设的投入,创造条件助推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创建三星级国家青训中心,目前该基地已建有14片球场、运动员公寓、多功能楼,综合条件全国一流。
四是竞赛多元化,打造环武汉青训“朋友圈”。在武汉市内,校、区、市三级青少年竞赛目前已有一定规模,全市年度各级参赛队伍超过5000支,2017年以来仅市、区高级别联赛基本每年都在万场以上。继续举办“晚报杯”足球比赛,今年该项赛事规模超过“千队万人”,目前已经进行了超过1200场比赛。我们还将力争恢复“武汉杯”国际少年足球邀请赛,该赛事创办于2017年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希望通过比赛促进各国青少年足球及文化协作关系,为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供交流平台。
(三)普及社会足球,扩大群众基础
从政策激励保障、构建赛事体系、共享智慧体育等三个方面高效率推进社会足球发展,不断扩大武汉足球人口规模,让更多市民参与足球运动。
一是构建城市足球联赛体系。构建了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武汉市职工足球赛、各行业社会足球赛事等多层级城市足球赛事体系。其中,城市超级联赛的参与对象为武汉市本土各大知名企业和草根足球俱乐部,参赛队为10支,346名运动员,全年共18轮90场比赛;武汉市“长江杯”职工足球赛创办于2018年,已成为武汉传统IP赛事,2022年该项比赛共有近百支参赛队伍、近2500名运动员参赛。
二是出台社会足球激励机制政策。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0年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通知》,制定《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草案)等政策文件,扶持社会足球健康发展。
三是打造智慧足球,扩大武汉足球人口。积极与智慧体育(武汉)有限公司合作,大力推进智慧足球建设,促进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动足球模式创新,提供竞赛培训、场馆服务等线上服务。武汉市拥有1120万人口,其中有着众多足球爱好者、参与者,为扩大武汉市足球人口,加快武汉市足球的数据呈现,并通过竞赛杠杆,实现武汉市各项足球赛事竞赛体系线上化、规范化,吸引社会球员、球队、业余俱乐部上线。未来逐步建成武汉市足球参与者“看、踢、聚、买、玩”参与足球活动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二、工作成效
一是职业足球创造历史。武汉三镇足球队夺得武汉首个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冠军,创造了三年连续获得中乙、中甲、中超“三级跳”冠军的奇迹。武汉·中国车谷江大女足成功卫冕女超联赛冠军,在夺得“三连冠”的同时,与武汉三镇共同取得“同城双冠”的佳绩,创造了中国足球史上同城男、女职业足球俱乐部同年问鼎顶级职业联赛冠军的纪录。2021年12月30日召开的中共武汉市委第十四届委员会上,在市委书记的报告中专门提到了“足球项目实现一城三超,江大女足蝉联女超冠军,青少年足球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是足球青训人才辈出。累计为男、女国家成年队输送了蒿俊闵、王霜等53名国脚。2023年1月至5月,为男、女足国家成年队输送了18名国脚,其中,男足6人、女足12人。武汉青训入选各级U系列国家集训队达20人。2023年,有85人效力于各级职业足球俱乐部。武汉青训代表球员王霜还荣膺亚洲足球小姐。
三是城市足球欣欣向荣。从1995年开始,连续举办28届“晚报杯”足球比赛,已成为城市足球的IP赛事,蒿俊闵、张稀哲、王霜等一大批武汉青训人才,都是从“晚报杯”启蒙。2018年以来,我市还举办了“市民杯”、“长江杯”等一系列足球赛事,其中还特邀各试点城市举办了全国社区足球邀请赛。两年来,各类足球赛事活动的参赛队伍达456支,参赛人员超7000人次,掀起全民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潮,进一步打造“足球之城”。2022年的“长江杯”还首次把赛场放在社区,让足球“离市民更近了”。
三、下一步的打算
(一)支持推进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
1.依法依规推动职业俱乐部股份制改革。
2.按照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运营资助、成绩奖励等实施细则。
3.在支持、推动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的同时,对俱乐部一些不合适的做法予以制约和纠偏,利用一切方式保证武汉市的足球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确保其在国家足球改革大局中上下同一心、言行不逾矩。
(二)继续发挥武汉市“青训重镇”优势,纵向协调好国家-省-市-区-校的关系,为国家、为湖北省、为各职业俱乐部多培养坚实的后备梯度,横向继续强化体育-教育-社会共同推进武汉青训的格局,使其更加广泛更加强健。
1.经过科学研判、战略分析,将现有的庞大男女青训梯度归档升级,划分为重点赛事梯队、重点年龄梯队、观察发掘梯队和校园活动群组,使得在经费投入、硬件占用、资源配给上有倾斜有重点。
2.积极研讨、认真运作,将武汉市足协多年投入的已见规模的庞大青少年青训球员群体,利用国家足球政策(青训补偿和联合机制等)向市外省内、省外国内甚至国外俱乐部输出,通过合规合法手段获得有效资金,进行再次青训投入,扩大再生产、夯实青训基础,使得青训产业步入良性发展。
(三)积极主办、承办、协办全市各级各类组赛事,利用疫情后市民高涨的健身热,以及被中超等赛事带动起来的足球热,开展全年龄全领域全覆盖的足球赛事活动,丰富市民文化体育活动,促进社会效益,同时积极加强商务合作,通过赛事创收赢利,为武汉市足球发展获得二次动能。
1.除常规的晚报杯中小学生赛、校园足球赛以及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以外,还可开设幼儿足球兴趣赛、单项足球技术挑战赛等活动,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
2.除长江杯职工足球赛和武汉业余足球超级联赛外,还可开展老年足球赛、社区三人足球赛。并支持服务企事业单位足球活动,为为银行、公安系统,以及各区足球赛事活动提供竞赛组织、裁判执法、技术分析等足球领域专业服务。
(四)积极与省内各地市州以及省市高校进行共赢多赢合作,以武汉带动全省足球活动的蓬勃发展。
1.利用便利的省内交通网络,创立环武汉半日车程的“1+N”足球辐射圈,以技术支持、青训合作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重点设立“1+N”青少年足球赛和业余足球赛,并固定为常规赛事。在合适的时机,协调三镇和江大等职业俱乐部足球明星参加上述类似的活动,以名人效益推动足球氛围。
2.加强和省市甚至全国高校的联系,在足球科研、专项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裁判、教练、队医、体能教练、足球宣传、伤病防护和医疗等等方面进行多元有益的深度合作。
武汉市体育局
2023年5月29日
主管领导:杨建学 联系电话: 85578019
经 办 人:梁开平 联系电话: 13995581678
邮政编码:43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