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我的最敬最爱

日期:2015-06-03 23:14       来源:局办整理

分享:
字号: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很久了。当我在冥冥之中惦念,或是触景生情的勾起,内心每每隐隐作痛,直至过了20年……  
  父亲年幼失去父母,跟着曾祖母和姑祖母生活。那是在解放前,曾祖母给一个有钱的人家洗衣,姑祖母在一所小学校教书。生活的拮据,使父亲只读到高小,用现在的话说就辍学了。十几岁便跟着曾祖母在那有钱人家做点杂活。那对有钱的夫妇年过中年,膝下无子,见我父亲生的白净漂亮、聪明勤快,有意收为养子。曾祖母视父亲如命根,哪里舍得,对人家婉言,父亲也很懂事的予以回绝,随后离开。以后曾祖母对父亲更是疼爱有加,祖孙相依为命,直至解放后我父亲参加工作,生活状况稍好。
  我记忆中的曾祖母很老很老,音容笑貌始终是模糊的,可印象无比慈蔼。1967年仙逝后,父亲为了自己没能给予曾祖母足够的孝道,便一直将老人家的骨灰带在身边。父亲临终前特意嘱咐,与曾祖母随同安葬,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祖孙俩离开有钱人家后,一段时间主要依靠姑祖母微薄的酬金度日。姑祖母读过教会学校,写得一首好字,在日本人家里当过家庭教师,在那个年代算是十足的知识女性。过世的曾祖父在世时,对她百般宠爱,养成自恃孤傲的脾气,年龄很大了也没找个人嫁,引得亲朋邻居另眼相待,曾祖母甚是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姑祖母把一些闲暇时间都用在逼着父亲读书上,姑祖母的方式有些变态,经常是莫名地歇斯底里,近乎发泄,父亲心存余悸。其实父亲是酷爱读书的。成年后所表现的才学,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姑祖母,他一直心存感激,奉为生母赡养、尽孝。 
  父亲一生除了读书,没有旁的嗜好,时常读书至夜更。他不仅仅读,还深深地思,总读得津津有味,思得淋漓酣畅。现在家里有很多发黄了的书籍,都有父亲留下的勾勒和注释。小的时候经常给我们讲述中外历史、解读古诗词赋,稍大的时候教我们如何从读书中体悟生活,乃至做人的真谛。我在学生时代能作出点像样的习文,常博得老师的范读,得益于父亲的熏陶。只是我们姐弟俩读书的劲头远远地不及父亲,真是惭愧之极!
  由于少小时缺少父母的关爱,父亲对我们的疼爱是没有可比拟的,我一直这么认为,尤其对我。至今偶尔与母亲有点口角,她必定感叹:你爸爸就是喜欢姑娘,什么都依着你,养成个娇气任性的脾性。时而反省自己,真是如此。父亲对我们虽说溺爱,可来自于家庭的管束是严格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  
  我们姐弟很是羡慕楼下院子里游乐嬉戏的大小伙伴,垫个小板凳趴在窗台上俯瞰,是我们的乐趣。每当盛夏夜晚的院内和马路边,摆满了邻居们的竹床阵席,小伙伴们无拘无束地疯闹声不觉入耳之时,我们姐弟只能呆在家里,内心的不满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父亲总会找出很多的理由试图说服我们,煞费苦心的出些招术逗乐,我们并不领情。有时吵嚷着屋里太热为借口,父亲便拿起芭蕉大扇冲我们扇着,还会打趣道:你们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外面也没这么凉快。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习惯成了自然,成年后的我们,便也乐于享受宁静。 
  父亲的勤快众所周知。除了上班、读书,便忙于家务,节假日更是从早到晚。到了成年我也没想明白,看看周围的男人们,绝对是不屑于家务的。何况他常年负责部门或主管单位的事务,公务亦繁忙。母亲从事教学工作,很少顾及家务,我们姐弟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直至我父亲病重后,我才学会在家洗衣服。而我的父亲似乎在家务中其乐无穷,我想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字:爱。
  熟识的人们大多欣赏父亲。他为人慈祥、亲和、幽默、豁然,做人坦荡、乐观、宽厚、大度,帅气十足。可无情的疾病缠上他魁梧之躯,高超的医术也黯然失色。母亲和医生核计能瞒过病情,他的内心却似一块明镜,反倒是开导母亲直至生命终结。
  从发现病情到辞世,父亲与病魔抗争了一年五个月。我那时候正在大学读书,每周往返于学校、家里,乐此不疲徜徉在青春的愉悦中。父亲病入膏肓之时,唯一不知实情的是我。父亲祈求周围所有的人,一定不能告诉我,以胃溃疡搪塞。我那时候真是愚蠢,居然相信一个长达8小时的手术,会是极普通的病症。手术室外十几个亲朋同事焦灼地等待,也没能引及我的疑虑,我的生活依然如往常。年迈的舅伯,实在不忍我行若无事的无知,告知于我。那一刻,我今生第一次、也只会是唯一的一次感到天地骤然塌陷,随后跪着趴在父亲怀里撕心裂肺地恸号……一段时间自咎占据我整个身心,多日里以泪洗面,只想着陪伴、照顾父亲,全然没有了其它。
  我亲爱的父亲平日习惯为人着想,不能允许家人整日围绕着他,特别是我。可那个时候我的任性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何人的劝导都无济于事,以至于父亲单位领导出面到学校替我告假,方才缓释了我的情绪。现在回想起来,我非常的自私,我的执拗任性丝毫没有能够安抚父亲,反倒使他忍受疾患的同时,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女儿再回正常的轨道,生活学业不受影响,他在煎熬中思忖……
  又一个新的学期即将开始的一天,父亲非常正式地同我谈了一次话,这次谈话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我清楚那是父亲做了很久准备的。从社会的责任、家庭的重担、个人的前途、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曲折,最后谈到如何正视不幸、承受不幸、抗争不幸。父亲希望我们姐弟的生活学习正常,才是帮助他战胜疾病的最好良药。他说:人不能靠眼泪获取他人的同情,人不能靠别人的同情生活,人们不会因为同情你,而原谅你的退却。这句话我至今不曾忘却,一辈子不会忘记。也就这句话,让我从此变得独立而坚强。     
  父亲终究还是匆匆地走了。带走了我们无限的眷念,留下了我们永恒的怀想。我早已在心灵深处为他建起了一座纪念碑,只因父亲在我心目中的伟大! 

 

挽歌—清明祭父

我  
不愿放大你的影象  
拒绝正视  
久已逝去的时光  

我  
不曾相信你的舍弃  
耳畔间  
音容笑貌依然回荡  

我  
坐在昏暗的灯光下  
凝视你  
娓娓留恋的尘世情怀  

我  
固守着你的坦荡  
任凭它  
穿流于我的血脉  

我  
秉承你对生活的忱爱  
拥享着  
所有给予希冀的明朝 

【 下载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