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2021年武汉市体育局长会议在市体育局召开。会上明确了2021年我市体育工作的重点:做强群众体育,实现全民健身新发展;做强竞技体育,竞赛成绩达到新高度;做强体育赛事,大型活动要取得新成效;做强体育消费,体育产业要得到新提升。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沈顺在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的五年,也是武汉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寄望武汉“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武汉增添了强大动力。
武汉体育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五个中心”和现代化大武汉建设的战略性机遇,高质量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体育事业保持中部龙头、全国前列、世界影响。力争到2025年,把武汉打造成人民体质明显增强、人才培养全国领先、体育产业发展壮大、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活力之都、健康之城,体育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全面彰显。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奥运之年、全运之年,市运之年,是“体育大年”。在这一年中,武汉市要继续推进全民健身的发展,以全民健身促全民健康。武汉市第11届运动会计划于10月开幕,将全力支持东西湖区把本届市运会办成一届特色鲜明,文明精彩,平安圆满的体育盛会。
在竞技体育方面,要为全省“三大备战”贡献武汉力量,争取更多的运动员教练员入选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及陕西全运会。在职业体育方面,要深化足球改革。支持江大女足在女超卫冕成功,亚冠取得佳绩;武汉足球队在中超取得好成绩,武汉三镇队在中甲站稳脚跟。做大职业篮球,支持武汉当代男篮在NBL联赛中打进前三;盛帆女篮在WCBA联赛中进入前八。做优职业羽毛球,筹备成立武汉商学院职业羽毛球俱乐部,力争一年冲超,两年冲冠。
2021年,武汉体育还要主动融入“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持续申办顶级赛事。办好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办好2022年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积极申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40强赛中国队主场赛事;目前正在推进2021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武汉站 )、2021-2025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2023年男篮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主场等赛事的申办工作;同时办好武汉国际赛马节,武汉马拉松,武汉水上马拉松,世界飞行者大会及716渡江节等传统赛事。
今后,武汉体育将深化体教融合,为优秀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扩大基础。推动体育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落实体教融合政策,推动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构建市、区、校三级联动赛事体系;实施运动技能普及工程,对1.6万名青少年开展滑冰、足球、网球、羽毛球、游泳、篮球、武术、水上、马术等冬夏令营运动技能培训,帮助青少年真正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
此外,武汉市体育局将持续创新赛事举办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国际体育赛事举办体系。建立设施建设维护、运营服务管理、特许商品开发、促进终端消费的一体化运作体系。引进国际专业赛事团队,联合地方体育企业、协会,共同打造国际顶级体育赛事。
会议还提出“打造运动之城,消费新城”。推出“江城八点半”体育消费主题活动。倡导“请人吃饭,更要请人流汗”的新型消费观。加强体育夜间经济发展规划引导,依托体育场馆、健身房、健身广场等载体,形成武汉全民健身中心、武汉体育中心等十大夜间体育消费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