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开学季 运动为青少年视力“保驾护航”

日期:2025-09-14 19:16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站

分享:
字号:        

青少年近视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其中学业压力下的近距离用眼、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是主要诱因。而在众多防控手段中,科学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成为保护视力的“天然良方”,为青少年的明眸增添一道坚固防线。

开学后,青少年的日常作息往往被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各类补习填满,运动时间被大幅压缩。研究表明,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显著延缓近视进展。这是因为自然光照下,视网膜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能有效抑制眼轴增长——眼轴过长正是导致近视的核心原因。因此,即使学业繁忙,也应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向操场。

当人们运动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眼部肌肉也会随之得到放松和锻炼。比如跑步、跳绳等有氧运动能促进眼部视网膜的血液供应,为视神经输送更多氧气和营养;而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则需要眼睛不断追踪快速移动的目标,这种“动态聚焦”能有效锻炼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就像给眼睛做健身操,减少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睫状肌痉挛,从而降低近视发生和加深的风险。

除了专门的运动时间,将“微运动”融入校园生活也十分重要。课间10分钟要鼓励学生们到走廊或操场走动,看看远处的树木,做一些简单的眼部放松动作,如转眼球、远眺等;体育课上,老师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视觉训练游戏,如“贴鼻子”“丢沙包”等,让学生在玩乐中锻炼视力;放学后,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进行骑行、跳绳、放风筝等运动,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眼睛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充分休息。

当然,运动并非近视防控的“万能药”,它需要与科学的用眼习惯相结合。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适中,避免在昏暗或晃动的环境下用眼,同时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以及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这些习惯与运动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完整的近视防控体系。

青少年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开学季不仅是学业的新起点,更应成为视力保护的“新开端”,把运动融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奔跑、跳跃、欢笑守护孩子们的清澈眼眸,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既能收获知识,也能拥有看见世界的“明亮窗口”。(转自9月10日《中国体育报》06版)


【 下载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