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多功能复合用地 高架桥下变身运动乐园

日期:2025-07-28 14:31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站

分享:
字号:        

作为北京市多元复合桥下空间提升试点,西城区天宁寺桥改造提升工程于2023年完成后,原本的停车场变成位于二环内的全民健身场所,在方便周围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也吸引着更远地区的市民和外地游客来此体验。

目前,活力空间整体分为三片功能区域(篮球场、亲子互动区、乒乓球场)。一群还在上小学的男孩女孩一起接受运球、投篮、传球等基本功训练。场馆运营王钰堃介绍,夏季有赛事活动时,篮球场人流量可达上千人,秋冬季节到“三九天”,教学场地会换到室内,还会增加搏击、体适能等内容,“25块钱打球不限时,价格很实惠。夏季人流量有600人,秋冬季能稳定在200人上下。”

在亲子活动区另一侧,年过70的吴永新正在乒乓球台前和球友对拉。他通常上午运动一小时,下午运动两小时左右。场地负责人白桦说:“乒乓球场目前是公益的,在设备配齐后还特地给周围加装围挡,既挡风又透气,并且考虑到桥梁仍在使用的情况,给头顶装了防护。”针对极端天气,活力空间同样有所准备。白桦表示,因球场位于桥下,周围的围挡夏可防晒防汛、冬能保温保暖,“下大雨时会有防汛沙袋铺在周边,下雪时场内不会结冰,暑期人在场内也不会感到暴晒。目前各场地都有微信群,我们会针对特殊天气提前做出提示。”

“以前想打球,往往要开车去魏公村或者西单附近的球场。现在家附近就有运动的地方,跟朋友约球也是大多都来这儿,方便多了。”在亦庄工作的李鑫对于社区附近有了全民健身的场所感到欣喜,“尤其假期,晨练的中老年人、白天打球的学生、晚上遛娃的,好多次都看到了从小就认识的熟人,氛围真的好,等闺女大点儿了也想让她来参与。”(转自7月24日《中国体育报》07版)


【 下载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