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127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3-09-07 12:01       来源:武汉市体育局

分享:
字号: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127号提案的答复

武体函〔2023〕31号

陈元欣委员:

您提出的《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复合利用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学校体育场馆利用情况

我市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具体举措。武汉市政府自2006年将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列为当年为民十大实事来抓以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我市开放学校达到120所。汉阳区、东湖高新区区域内中、小学体育设施全部对公众开放。场馆开放已成为解决目前我市社会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和我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加强对场馆开放工作的领导,提高场馆开放工作的社会效益,实现场馆开放工作的常态化,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已列入《武汉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内容。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制定《武汉市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评估办法》,每年对全市场馆开放学校的工作进行了专项考核。学校场馆开放工作拓展了青少年阳光体育的时间和空间,延伸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推进了全民健身运动在社区群众中的开展,为武汉文明城市、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在开放过程中,大多数开放学校均制定有《开放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开放工作安全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学校还适当安排了安全管理人员和技能指导人员,大多数锻炼人群能够自觉遵守学校关于开放时间和区域的管理规定,自觉维护校园秩序和遵守安全锻炼的相关要求。

此外,在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上首次设置了以市属高校学生为参与对象的青年组比赛,市属高校体育场馆均为市运会所用,极大的满足了运动员仪式感和获得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有受疫情的影响,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开放工作未能正常进行。我们将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结合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符合利用》方面的建议,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一是对全市学校体育场馆实行动态管理,使开放工作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二是建立学校场馆开放工作群,及时传递和通报开放工作情况。三是要求各开放学校落实开放时间、开放形式、开放范围,各开放学校将场馆开放的时间段、开放场馆的名录以及开放的对象在学校网站和校门口公示,公布体育场馆开放投诉电话。四是尝试创新开放工作的管理模式,试行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模式,确保开放工作顺利进行。五是对全市120所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学校每年给予经费补助,用于开放场馆设施运营、场馆开放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等。

2022年,我们已完成新建15个青少年户外无动力设施和10个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提档升级改造。2023年我们还将协调指导全市更多体育场馆低免开放,市区体育部门所属公共体育场馆实现低免开放全覆盖。

我们将支持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等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展体育夏令营、体育托管等活动,提高学校体育场地等设施利用率。寒暑假期间,学校体育场地将支持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等志愿组织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教室等空间开展体育、文化、科技夏令营等活动,推进学校体育等设施的复合利用。

武汉市体育局

2023年7月15日

主管领导:戴  敏    联系电话:85578056

经 办 人:肖  洪    联系电话:85578052  

邮政编码:430015


【 下载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