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国际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武汉国际化水平的建议》答复如下:
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借力国际体育赛事开展城市营销,提升武汉的国际化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精心策划运动员武汉体验行活动,将城市形象宣传和赛事有机融合,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在2017年武网公开赛举办期间,借助世界级体育明星的国际影响力,开展“李娜携国际网坛大腕游武汉”的中英文同步、多平台分发的全流程融合直播报道,以轻松愉快新颖的方式,全方位、全媒体展示了武汉传统和现代相互交融、本土和国际交相辉映的城市文化和风貌;2016年大美东湖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期间,开展“名校学子游江城”等文化体验活动,有效提升城市影响力。二是畅通海外传播渠道,加强对国际体育赛事的海外传播。2017年武网公开赛期间,通过推特、脸谱对“李娜携国际网坛大腕游武汉”进行英文直播,直播活动在Facebook到达量为616万人。世界飞行者大会期间,与新华社合作,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进行英文直播,同时借助全球通讯社联盟,以英、日、德等6种语言在400家海外主流媒体网站刊发宣传专稿和图片;在凤凰卫视欧洲台、美洲台播出世界飞行者大会专题片。三是定向邀请专业国际体育新闻机构参与赛事报道。2017年武网公开赛期间,邀请了BBC(英国广播公司电台)、AFP(法新社)、印度时报、拜因体育等国际知名媒体专业记者共11人前来报道,并为路透社、福布斯和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提供武网稿件,提升赛事活动的传播价值。
同时,我们就在赛事举办期间开放外网的相关事宜咨询了市委网信办等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到: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规定,目前,只有国家级的重要外事活动(一般有外国首脑出席的)才有资格申请限时开放外网,并需办理严格的审批报备程序。
今后,我们将加强创新宣传报道形式,加大多语种报道的比重,加大对赛事的海外宣传力度。
武汉市教育局对提案中关于“积极实施大学+战略,开展国际名校体育交流活动”进行了认真研究,拟于今年10—11月在武汉地区高校举办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趣味军体运动比赛活动,市教育局将配合主办单位,鼓励市属高校积极参与并争取承办此项活动,协调相关高校,支持体育交流活动。
我局就以下国际赛事中如何借力国际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全方位城市营销,来提升武汉知名度。
一、武汉马拉松
武汉马拉松是由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互为合作伙伴携手运营的国际化赛事。
1.重视利用自带流量的名人,来扩大武汉马拉松的传播效果
2016年武汉马拉松冠名赞助商邀请范冰冰出席活动,市体育局协调前奥运冠军李小双担任领跑员出席发枪仪式,元年一炮而红;2017年邀请WEC中最受青睐的职业赛车手程飞担任领跑员,赛车与马拉松的跨界合作宣传,取得了不错的话题量;2018年里约奥运冠军刘蕙瑕担任亲子跑领操员,出席特邀选手见面会,担任起跑仪式扛旗领跑员,贯穿到各个重要竞赛环节。
2.创造条件让团队出去学习,借鉴了优秀国际体育赛事的运营经验
汉马公司定期选派各部门基层员工,赴国内各大赛事进行学习,目前已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兰州、长沙、厦门等十多个城市,对于帮助员工了解兄弟赛事的竞赛组织、商务开发、媒体宣传方面的优点,学习他们工作存在的不足,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公司中高层先后前往香港马拉松、东京马拉松,前往德国斯图加特等城市进行国际交流与学习。
二、2018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
这是一场一综合型汽摩运动盛会,在赛事开展的同时,各竞赛委员会将邀约各类型的国际车手参与国际组别的赛程之中。为体现武汉魅力,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宣传效应,赛事组委会拟将在赛事期间,报经有关部门,在其同意及监督下,安排“汽摩城市巡游”展示活动,围绕我市城区主干道,在交通出行的非高峰期,参照武汉马拉松的道路管制措施,分批次的将此次参与赛事的相关车辆组成编队进行城市巡游。其目的就是借助赛事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城市营销,赛事期间借助国际车手的名人效应,提高武汉知名度,利用赛事为载体,宣传提高我市的国际化水平。组委会拟安排这次大会中的外籍选手组团进行武汉观光游览文化交流活动,在赏览我市古迹风光的同时,起到推介我市城市建设现状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三、WTCE世界房车锦标赛
拟定于2018年10月7日将首次亮相WTCE世界房车锦标赛,这将意味着国际元素的正式展现,也预示着武汉赛车运动正在悄然与国际文化逐步接轨,从海关审核进口的整车赛车,整建制参赛的国外职业赛车手及庞大的技师保障团队,世界媒体的现场聚焦与现场报道,届时的武汉将是世界的窗口,将是中国元素的再次释放。
四、13至2016年,我市已连续四年承办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历届共有460名国际名校学子来汉参赛,经过几年打造,该项赛事已成为武汉知名的活动品牌,影响力极大,同时推动了武汉各高校与世界名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受到各方面的欢迎。武汉市湖泊众多,开展赛艇运动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2018年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设在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进行,活动以传播武汉优美风土人情与灿烂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学习、了解世界各名校先进办学理念与优秀文化精粹为宗旨。在举办赛艇比赛的同时,全面展开与世界各名校学术与文化方面的交流互动,以此提升此项活动的层次并挖掘其潜在的文化价值,形成武汉独特品牌,力争产生最大综合效应。
除了参加比赛,来汉的名校学子还乘坐豪华客轮夜游长江,游览武汉优美景色,了解中国长江文化;参观武汉市民之家,了解武汉历史及风土人情;走进武汉市普通百姓家庭,同吃同乐,近距离了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感受武汉百姓的热情好客;与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这两所武汉本土名校进行各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
五、中国·武汉国际风筝邀请赛
2018年国际风筝邀请赛期间,我们邀请了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奥地利、波兰、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泰国、德国、荷兰、加拿大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名风筝运动员和国内30多个省市的上百名风筝高手齐聚武汉,其中不乏享誉国际的风筝明星,不仅提升了赛事的规格和档次,也增进了不同国家风筝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宣扬风筝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东道主的武汉人民的热情和文明,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赛事期间举办了中外室内风筝表演赛,使国外的风筝文化和国内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次近距离的交流平台。作为赛事协办方的武汉市风筝协会,首次开设了四线风筝的培训班,将国外的四线风筝大师引入武汉教学,使国外运动风筝这项时尚新兴的运动扎根武汉,在本次国际风筝邀请赛中,武汉的本土团队拿到了四线风筝团体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继2018年4月14日成功举办木兰草原国际风筝邀请赛之后,在11月份有计划继续举办江岸区国际风筝节,武汉市风筝协会也组织优秀选手积极参与一些国内外的国际风筝赛事,“请进来、走出去”,全方位加强与国际接轨和交流合作,除依托大型风筝国际赛事,协会也计划邀请一些风筝届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际风筝达人,到武汉讲座交流、技术培训,以点带面,提升自身风筝竞技水平和国际赛事的运营经验,充分发挥风筝协会在社会体育和国际交流中的引导地位。
六、武汉7.16渡江节
武汉7.16渡江节从1993年开始邀请外籍选手, “7.16”成为了由武汉走向世界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品牌。历届参加个人抢渡赛的外籍选手分别有来自瑞典、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截至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的800名选手参赛。
中宣部五洲传媒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合拍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鸟瞰中国》,将第二季第一集的镜头也对准了武汉,聚焦到2017年武汉7·16渡江节,包括凤凰、新浪、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斗鱼、澎湃、上策、汉声等新媒体。中央电视台当天对渡江节进行了整点直播,参加宣传报道记者达460人,宣传力度创历史新高,武汉7.16渡江节逐步走向国际化。
2018年武汉7.16渡江节,拟定邀请外籍选手与国内的运动员代表共同参观武汉的渡江博物馆,了解渡江文化。与武汉市民一起欣赏为渡江节量身打造的渡江文艺晚会。
七、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中国武汉)
1.借助赛事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城市营销
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是WDSF举办的最高级别的赛事之一,参赛的运动员代表着世界体育舞蹈运动的最高水平。世界排名前12的选手基本悉数到场,包括港澳台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都有选手参加。同时,还有众多中国选手也参加了此项顶级赛事。参赛运动员规模和选手水平,创造了在我国举办的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之最。每次比赛都大大带动了武汉地区群众性体育舞蹈的普及开展,增加了体育旅游消费收入,各国选手体验荆楚文化,畅游荆楚美景,品尝荆楚美食,增进了城市知名度,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了武汉这座城市。
2.借助国际名人效应,提高武汉知名度
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中国武汉)的举办让世界高手齐聚武汉。全世界50余个国家,世界排名前12的选手,问鼎年度国际体育舞蹈桂冠,盛况空前。赛前还安排了体育舞蹈公益课堂,充分发挥粉丝效应,吸引全国各地的国内外体育舞蹈爱好者来武汉参赛、观赛。国内媒体对赛事实时直播,国际媒体全球转播。
3.学习国际前沿体育舞蹈技术,赴英国、泰国、德国、俄罗斯考察
2014年5月由协会执委会副主席李跃辉率领的武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考察团赴英国学习,圆满地完成了在英国10天的考察任务, “走进黑池,拥抱世界”,这是武汉市体育舞蹈走出国门展示自我,向世界学习的一次尝试。
2016年至2018年,多次组团前往泰国、俄罗斯考察,参加训练营,学习体育舞蹈最前沿的技术。
2016-2017年连续两年作为中国代表团参加德意志体育舞蹈公开赛,竞技的同时学习国际赛事场地布置,竞赛组织等方面的经验。
八、2018年国际飞镖锦标赛暨第四届武汉国际飞镖公开赛
1.借助赛事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城市营销
2013年开始我们就与亚洲飞镖协会合作进行联合办赛,邀请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前来武汉参赛。2015年市飞镖协会与国际飞镖协会签订了5年的合作协议,未来5年把IDA国际飞镖锦标赛中国赛落户武汉。2016和2017年我们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成功的举办了两届比赛,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每逢5月就将齐聚江城,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飞镖饕餮盛宴。除比赛外我们还组织选手参观江城风光,颁奖晚宴也在长江上举行,让参赛的外国选手感受不一样的中国。
2.名人效应,提高武汉知名度
国际飞镖协会主席马克.詹姆斯先生已经连续两年来武汉出席国际飞镖锦标赛的开幕式。他自己非常喜欢武汉,特别对武汉的美食印象深刻。出席比赛期间还到武汉多所高校去参观飞镖教室,对武汉的飞镖运动发展提出赞赏。赛后主席与各国选手去参观了东湖绿道,感叹中国的风景非常美丽,希望每年都能中国来武汉参加飞镖赛事。
3.走出去、迎进来
市飞镖协会从在香港举办的亚洲国际赛事到德国和英国举办的世界顶级赛事一直都有选派人员去参观学习,学习别人的成熟办赛经验和赛事组织能力。国外的赛事从工作人员到裁判队伍都非常的专业,所以人数并不需要太多。加上他们都有自身的直播制作团队,对赛事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宣传,通过各种办法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比赛。其实这正是中国体育赛事的弊病,越是专业的赛事观众越少。很多比赛都是为了比赛而办赛,都是关起门来自己打,没有充分发挥观众的市场作用。因为在国外赛事门票是非常大的一块赛事收入,加上赛事直播的版权收入更是不菲,这样可以大大的缓解赛事承办的压力。所以市飞镖协会一直在致力于怎样才能更好的吸引观众方面下功夫。除把赛事与会展相结合或放到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让赛事具有更好的宣传作用。协会为打造自身的直播团队前后花20多万购置器材进行赛事直播,现已经初具规模。
九、“天马”2017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
2017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于2017年11月4日至7日武汉开发区汉南通用机场举行,规模大、专业性强、国际化程度高,投资总额达1450亿元,覆盖通航制造、培训、运营服务等众多领域,有望将武汉打造成中国航空运动产业中心。
2017年11月5日,国际航联2017中国·武汉专题会召开,国际航联主席福瑞斯·布兰克以及27个国家和地区的34名航空运动协会代表参会。会上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同意将武汉市(武汉开发区)纳入国际航空运动赛事经常性举办地,并支持武汉申办2020国际航联全体大会。
国际航联主席福瑞斯·布兰克在会议期间,主动提出要将武汉打造成国际航空运动“第八城”,并支持我市举办国际航联相关赛事和会议,打造“永不落幕的飞行者大会”。
近600家全媒体、800余名记者参与大会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分时直播5条新闻)、央视5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凤凰湖北、香港商报、中新社对大会进行持续深入的报道;北京、上海、天津等40家城市电视台并机直播;今日头条、腾讯、斗鱼等新媒体全程跟踪直播。据不完全统计,大会期间新闻报道10000余篇,全球收听收看和新媒体点击近10亿人次,开幕式当天新华社通稿点击量1.2亿次。同时,我们与新华社湖北分社、凤凰卫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宣传武汉的专题报道和宣传片,并在纽约时代广场对大会进行了滚动宣传。全方位报道、全媒体宣传,世飞会让世界飞向武汉、武汉飞向世界,“天空很辽阔、我们一起飞”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
十、武汉水上马拉松
2017武汉首届水上马拉松于2017年11月5日在我市东湖风景区郭郑湖水域举行。
以群众为主题的千人方队健康游实际总下水人数997人,其中男运动员807人,女运动员190人。其中包括外籍运动员13人,分别有来自13个国家(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伊拉克、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也门、摩洛哥、埃塞尔比亚、蒙古、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多米尼加)。
“水马”活动受到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的关注,央视体育频道、新闻频道、湖北记者站纷纷派出记者团队现场采访报道。省市新闻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全覆盖,武汉电视台安排了几十人团队到达现场,圆满完成了武汉台1套,5套并机直播,航拍,跟船拍摄,群众路采等工作任务。湖北电视台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全程直播。微博话题阅读量20.8万。通过新闻宣传,“水马”活动受到了民众好评和社会各界关注。
十一、“赛马”武汉国际赛马节
武汉历史上曾有过5座跑马场,世界罕见,“赛马之都”名不虚传。而武汉赛马历史,则可追溯到1864年,距今已有153年。挖掘、借鉴、融合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尤其对中国马产业的发展更是如此,通过对武汉及中国赛马历史的深度挖掘,传承优秀赛马文化,探寻中国马业的发展之路。武汉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更要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宝库的挖掘和传承,以文化引领,以赛事依托,中外交流,产业融合,从而共创中国马业新时代。
武汉国际赛马节到2017年已举办了15届,15年以来,每年都有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优秀骑师参赛,武汉东方马城共举行了255个赛马日,组织了1700场比赛,出赛马匹达11700匹次,平均每届赛马节12场赛马比赛,如此密集的数字,全国领先。现在,武汉已经成为全国赛马赛事中心、赛马产业研究中心和赛马人才培养中心。迄今为止,武汉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赛马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每年赛马节,成为中外马业人士欢聚的盛会。
2013至2017年有38名外籍骑师参加武汉国际赛马节,他们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巴西、新西兰、爱尔兰、塞浦路斯、瑞典、挪威、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共16个国家,2017全国速度赛马锦标赛暨第十五届中国·武汉国际赛马节于2017年10月28日至29日在武汉东方马城国际赛马场举行。两天精彩赛事吸引了近3万观众涌入武汉东方马城观赛,不仅现场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媒体报道更是锦上添花、超越以往,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内外10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本地主流媒体开辟专版,对本届赛马节进行详尽报道,武汉电视台、第一赛马网、环中马术、爱马ihorse等平台进行现场直播,100余万线上观众观看电视和网络直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新技术引领宣传创新,历经15年磨砺,武汉赛马节不断走向成熟,成为中国赛马第一品牌。
十二、武汉网球公开赛
武汉网球公开赛是国内级别最高的三大网球赛事之一,2017年共有30多名来自WTA的技术官员代表、武网外籍雇员以及国际第三方合作公司代表参与了武网的竞赛组织工作;主裁团队19人、司线员裁判70名,其中含2名国际司线员。
赛事期间,共有342人国内外人士,其中包括来自33个国家及地区的110名球员,以及162名教练及随行人员,到场媒体125位,合作媒体22家参与了本次赛事,专业化的服务、细心周到的安排、富有特色的文化休闲娱乐以及齐全的网球赛事设施得到了球员、球员团队及所有到场境外媒体均对武汉、对武网予以一致好评。
法国选手加西亚逆转本届赛会最大黑马巴蒂,斩获其职业生涯级别最高的一个单打冠军;赛会头号种子、美网冠军辛吉斯与中华台北选手詹咏然在双打决赛中,取得冠军;俄罗斯名将维斯尼娜来到光谷未来科技城,参观了著名的光谷地标建筑“马蹄莲”;双打种子选手格罗恩菲尔德和佩斯切克现身武汉光谷外校,与儿童合唱团的小朋友们共唱英文歌曲;武网推广大使李娜携手印度名将米尔扎游览了武汉中山大道,体验了武汉的独特城市魅力和风土人情;美国名将劳伦·戴维斯受邀参观中国科学院水生所长江豚类科研繁育基地白鱀豚馆,与长江江豚亲密互动,并号召大家一起关爱江豚,守护长江;现任世界第一罗马尼亚名将哈勒普出席抽签仪式;李娜和球员代表库兹涅佐娃出席开幕式;波兰双打球星罗索尔斯卡在3000馆与4名法国球童和近80位中国球童一起进行亲密互动;台湾双打好手詹皓晴为球迷们上了第一堂有趣的公开课;乌克兰美女特萨伦科也来到5000馆,向中国书法家学习书法,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武网赛期新闻发布厅内召开了共计 28场新闻发布会,同时,媒体为球员、武网高管、志愿者、球童进行了64场专访及flash interview。在内容呈现方面,赛期新闻总计见报304次,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以及新媒体等共收录7443篇稿件。
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合作,实现了4场比赛在CCTV5的转播,其中3场现场直播,1场黄金时间录播,实际转播的场次大于4场,时长也远远大于原计划的单场1.5小时,总计约10小时。
除了央视的转播,我们继续与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文体频道,广东体育频道等合作,对武网进行直播或录播。总共场次达到约40场。转播50多个国家及地区,总时长高达3600小时,国内转播接近110小时,观众接近810万人。
新媒体版权方面,作为WTA的长期合作伙伴,爱奇艺对今年武网的比赛所有比赛进行了全程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0万。
今后,我们将加强国际赛事的统筹和协调,引进专业的赛事运营团队,不断提升对国际体育赛事的城市营销水平,叫响国际赛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