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运动可以抵抗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危害作用?

日期:2022-02-28 00:09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分享:
字号: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污染与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有关,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人们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如走路、自行车、跑步等均属于户外体育运动,参加这些运动使人们更多地暴露于城市空气污染的环境。规律性的运动可以促进机体健康,而空气污染环境的暴露无疑会危害机体的健康。因此,运动促进健康和空气污染环境暴露危害健康可能存在着一个平衡点, 研究运动对机体在大气颗粒物污染环境下的健康改变作用和相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尽管有研究结果支持颗粒物暴露对运动机体呼吸系统具有危害,但也有研究认为这种负面作用可能被运动的正面作用所补偿。运动促进健康的正面效应可能大于空气污染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小鼠进行为期5周、5次/周、60min/次、50%最大跑动速度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预防柴油车尾气颗粒暴露的炎症反应危害,其中机制可能为支气管肺泡细胞通过一氧化氮(NO)合酶,介导抗氧化物酶超氧化负离子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实现抗氧自由基的保护功能。另外,研究团队的小鼠实验研究表明,每天60 min、5天/周、为期24周的规律性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可以有效减缓 30 min/day的烟雾暴露危害,具体表现为可以有效阻止烟雾暴露诱导的肺泡壁抗氧化物酶活性的下降趋势。Bennett等的人体实验结果也支持这种观点,他们发现有氧运动和PM暴露组在PM暴露后2.5h和24 h的机体 PM滞留均低于安静和PM暴露组,其中原因可能是运动促进了支气管PM的清除速度。

迄今为止,许多研究针对短期和长期空气污染暴露开展了健康方面的实验,但缺乏短期和长期空气污染暴露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特别是何种训练方式的健身运动可以有效抵抗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危害作用研究亟待开展。


【 下载 】 【 打印 】